-
类别:最新资讯
时间:2024-07-19
浏览:
次
- 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和国家最高战略层面布局谋划,是中国创新发展和伟大复兴之路的鲜明特色、宝贵经验和道路选择。当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中国特色人才发展的国家治理方式,其背后体现着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规律洞察、发展自信和战略恒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中央将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新目标的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和全球坐标。在人才工作布局方面,党的二十大在贯彻、发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基础上,以更大格局、更高视角、更广眼界进一步明确、解决人才工作定位角色、人才战略发展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导向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整体推动等问题,形成了一个从外在表述到内部构架,再到底层逻辑的立体化人才工作结构系统,这标志着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体系更加成熟完善,战略安排和工作部署更加明确清晰,我国步入建设世界一流人才强国的历史新征程。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大目标引领大布局、大改革、大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智核能量,提供关键人才引领支撑。
以人才工作新定位、新指向开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当前时间节点上,我国形成了全世界最全门类、最大规模和最高经济参与程度的国家人才资源积累,一些人才素质、质量指标正在加速逼近发达国家水平。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2.2亿;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以11234.1万人位居世界之首;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00万人年,亦居世界第一。教育部的数据表明,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2021年,受高等教育比例达到24.9%,比2012年提高了超过10个百分点,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自2012年突破1万亿元后连年增长,到2022年突破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了2.5%,基础研究投入比例连续4年超过6%。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发布的《202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2010~2019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6%,远超美国的5.4%,该报告强调“美国在科学与工程(S&E)领域的全面领导已不再可能,美国应当寻求新的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2022年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显示,中国内地上榜科学家达到1169人次,占总量的16.2%,近五年所占比例翻了一番。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高被引科学家”集聚区,且与美国的差距逐年缩小。2012年以来,我国海外留学生回国人员已经超过330万人,其中2021年回国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首次超过了100万人,当前我国正迎来人才“进大于出”的历史性拐点。近一段时间,我国在载人航天、登陆月背、深海深潜、超级计算、量子通讯等关键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国际一流成果;华为、腾讯、大疆、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旷世科技等科创型企业集聚了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团队,助推其取得全球前沿技术突破。根据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已经从2012年第34位攀升至2022年第11位,取得重要的科技跃升。据近期《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我国人才贡献率由2012年的29.8%提高至近期超过34.5%,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效应日益凸显。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指出,尽管美国继续在高科技领域保持第一,但中国正在快速追赶。新时代十年是我国人才队伍量质提升、做大做强的十年;是人才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广泛突破的十年;是人才战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十年。十年来,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发生深刻变革,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发展竞争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创造之一,而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也成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和中国之治的核心体现之一。近年来,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我国总体战略方针,其中对人才这一“第一资源”的路径依赖、战略依赖日益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在人才工作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传递一系列重要信号,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人才”放在一级标题予以重点标示,首次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同时将人才工作相关章节位置大幅前移,使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占位进一步突出,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家布局中的优先级别进一步强化,为未来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舵定向。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作出“人才引领驱动”的新表述,提出“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的新要求,申明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观念,并进一步重申了“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新任务,并将“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增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其明确为执政党要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和行动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出党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走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之路的历史自觉。“人才引领驱动”是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人才引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时指出:“人才在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好。”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战略”。当前,突出人才引领驱动的新导向、新构架,将为我们在大国竞争中构建优势、抢占先机、勇攀高峰打开新通道,增加新动能。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由“人才优先”到“人才引领”的重大战略转变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总体战略、一级战略,人才发展战略是领域战略、二级战略,人才发展战略要为总体战略、一级战略提供支撑,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提供服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才战略实施从来离不开“竞争”背景,人才战略推动从来离不了“服务”要求。在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显著增强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性、支撑性,进一步提升人才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问题之一。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国家崛起和发展赶超,莫不是伴随着科技先行、人才引领。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作用无法取代,角色难以替换,价值难以忽略。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发达程度愈高,其人力资本(包括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专业性人力资本)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越大。在西方,专业型人力资本是与我国“人才”最为接近的相关概念。根据世界银行测算,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要素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近期,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8%,这说明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存在着很大提升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历了由“人才优先”到“人才引领”发展的重大转变历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在这里,所谓“人才优先发展”是指“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作为阶段性人才强国战略的施工图,《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2017年底的中期实施效果评估表明: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在全国主要地区和工作条线基本落地。基于此,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和人才工作发展来到一个重要临界值和转换点。为此,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自此,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进入“人才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人才引领发展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笔者认为,所谓“人才优先发展”,其内涵仍是将人才资源与金融资源、土地资源等物质资源放在同等地位,只是人才发展要“先行一步”。相较而言,“人才引领发展”,其实质则是将人才资源摆在其他各类资源要素的前置、前列位置,人才资源发展在全部要素发展中处于引领地位、扮演龙头角色。从“人才优先发展”到“人才引领发展”的过渡转变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执政兴国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的科学认知、路径选择和规律遵循,也与马克思主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点一脉相承。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需要依靠高质量、创新型、专业化的关键人才,需要依靠能够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实际贡献、产生真正价值的人才群体。当前,我国人才相关国家战略处在转型升级之中,人才的概念、内涵和重心也在发生变化和调整。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挑战,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大力气推动解决“人才泛化”、“人才固化”和“人才转型”问题。新时代的“人才”内涵,更加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发展性、贡献性和引领性。新时代人才的核心要义是聚焦国家战略攻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关键问题,作出创造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厘清、申明了人才培养、发展的价值观导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人才群体要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和奋斗方向,寻找定位、有所作为、贡献价值。
新时代,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国家重点关注支持的人才群体也发生调整变化,正由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六支人才队伍”框架过渡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战略人才力量”上来。后者主要指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对战略人才力量进行了丰富扩展,将大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其中。党政人才不再作为重点人才队伍予以专门提出;战略人才力量作为对应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关键人才群体对象,其梯次分明的人才队伍阵列体现了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紧密对接协同。同时,以往属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的“科技人才”,不仅被提到“重中之重”的首要位置,而且被进一步细分为科学家、工程师两类人才。实际上,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职业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曾有一位就职于贝尔实验室的美国专家提出,所谓“科学家”,其工作是将“金钱”(经费)转化为“成果”(知识);而工程师则是将“成果”转化为“金钱”;前者重在“发现”,发现或解释自然界已经存在的规律,但可能并不知道其有没有用;后者重在“发明”,根据科学家的发现,将发现转化为可应用、可兑现价值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将重点战略性人才群体进行聚焦、将科技人才进行细分,这些都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战略需求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深化和主动把握。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正在通过系列化改革,加快改变“一评定终身”和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永久牌”标签的做法,加快整合优化精简人才工程计划,加快改变将人才“头衔”“帽子”与物质利益直接挂钩的传统政策,努力打破“人才”评价固化、僵化的制度体系,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符合人才动态性、发展性和自我实现的内在规律。总体上,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将“人才”的核心指代范围、内涵、边界进行聚焦、收窄和细分,这将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人才工作较分散,人才政策精准性不足以及人才投入“撒胡椒面”的问题,更有利于发挥“人才引领驱动”的功能作用,能够更好地将新时代人才工作与高质量发展统筹结合。对于地方而言,未来推动“人才转型”需要注重“三个对接”:一是对接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以“创新”为核心,加快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人才比例;二是对接重点项目布局与建设,加快集聚专业化、高能级、引领性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及其团队,努力构建良好人才生态和人才梯队体系;三是对接人才发展需求,围绕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自由涌现、兴业发展和近悦远来的软环境、硬环境,努力提升一流人才承载力和包容性。“三个对接”既是地方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议题,也是推动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当务之急。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国家战略目标落地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将“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个战略主题,通过设置一级标题的专门章节来统筹谋划,系统融合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从而构建起一个服从国家最高战略目标的、有利于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机战略体系。其中,人才工作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中心度,与经济工作的紧密度被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自此,我国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项工作上致力于形成一个相互支撑、互为协同的三角形战略构架新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代表着国家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总体战略迭代转型。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的前三位置并列突出,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基本地位。2022年,党的二十大在并列部署“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惯例、常规,将以往分属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三方面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集中论述、统一部署,体现出具有战略全局视角的系统思维和发展考量,也反映出党中央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集成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新理念、新构想和新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科技创新拉动发展增长的基本路径逐步明晰。一方面,在工作实践中,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总是相互依托、相互嵌入、相互促进的。对人才工作而言,“教育”是其前端,可以造就“潜人才”,形成人才储水池;“创新”是其后端,是人才工作效能的重要体现。人才工作不是“就人才而人才”,在评判地方人才工作中,我们除了看人才数量、人才结构、人才水平外,更要看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体现的人才效能,后者是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以往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各说各话、各办各事、各自为政的相互脱节现象,形成“两张皮”的问题。应该承认,这三者间尚未构建形成以国家最高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工作合力,在某种程度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后一公里”不通畅、不落地的问题,也是三者之间融合不紧密导致的后果之一。教育领域中如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高、工程人才培养“科学化”、人才培养与使用相脱节、“钱学森”之问未完全解决等问题;科技领域中也有如基础研究人才较弱、世界一流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匮乏、解决“从0到1”和“卡脖子”难题的人才支撑度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也是人才工作领域需要突破和解决的核心点位和关键任务。可以说,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是对标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工作要求的路径选择,三者结合才能够真正做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人才工作与教育、科技工作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教育和科技工作都具有较清晰的职能边界和工作领域,而人才工作的最大特征是工作边界的非约束性和可扩展性,其渗透于各项工作,包括所有“中心工作”(经济工作)之中,其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复杂性更强、迭代更快、渗透性更高。可以看到,人才工作和人才战略的构建逻辑是围绕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动态调整其工作重心和核心构架。亦可以讲,“人才工作”是聚焦基础资源、战略资源、第一资源,既体现经济属性,也体现发展属性,更体现政治属性的一项纵贯线、战略性安排。党的二十大将人才工作模块前置论述并进行“三位一体”的系统化部署,其基本逻辑是将人才工作定位由以往的保障性要素,提升到生产力要素(经济工作)的位置和框架之中,进行前瞻考虑、联动部署,强化了人才工作的经济属性,使之更加贴近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也即“中心工作”领域范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三位一体”,共同服务和贡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国家最高目标的职能性整合、体系性贯通和动力系统再造,更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战略组织和落地体系。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领人才工作总体安排,强化守正创新传承体系
党的二十大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主线,统筹整合布局人才工作相关安排,强调了与党的历史上历次全会人才工作布局的有序衔接、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放眼全球、回顾历史,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实践人才战略的国家实体。通过全国人才工作会议(2003年)、党的十七大(2007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2010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2021年)和党的二十大(2022年)等一系列十分重要的会议,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经历了从提出到实施、丰富、扩展和进一步提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模仿型、追随型到领先型战略的发展和转变。不同时期的人才强国战略是根据不同时期国家总体战略的核心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的,抓住不同阶段的人才发展主要矛盾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致力于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努力形成我国国际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历程看,有以下方面的经验值得继承和发展。其一,构建党管人才工作合力。党管人才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政治安排,也是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和实践发展表明,要做好人才工作、推动人才发展,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管人才”是推动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优势。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取得的重要成就,与不断健全完善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和理论体系、政策和制度体系以及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密不可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管人才治理构架是引领我国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发展的最重要、最有力、最根本的政治保障。其二,发挥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示范引导下,各级各部门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形成了点面结合、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局面。人才强国战略实践证明: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是实现“高端引领”,推动人才战略有效落地的重要抓手。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人才战略注意力、提高各级各部门人才开发投入力度,进而带动整体性人才队伍开发。但是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人才帽子满天飞”的局面,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动态优化国家人才计划机构,形成定位明确、梯次互补、支持有效的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支持体系。其三,把握人才制度创新的工作基点。人才制度相较于人才政策而言具有管基础、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和特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将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推动人才制度精准创新、协同创新和系统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人才工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以更大力度破除束缚人才创新发展的刚性、柔性约束,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带动产生新一轮人才发展红利。其四,遵循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否则就会背道而驰,事倍功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逐步认识到人才群体与干部群体的成长规律、发展规律显著不同,用管理行政干部的方法来管理科研人员往往会阻碍创新、抑制创新。推动人才发展需要遵循内在规律和自然法则,不能“一哄而上”、“拔苗助长”。人才发展规律也是“一步一重天”,顶尖人才、骨干人才和一般人才的成长规律各有不同,我们需要深入认识、把握人才成长的一般模式、特殊模式、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有效的政策对策和制度供给。其五,秉持开放包容的人才工作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表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往往是一个国家、地区甚至企业竞争主体发展到高端水平的“标准配置”。我们要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广泛吸引集聚全世界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来华各显其能、各展所长、奋斗圆梦。“用才不避内外”“尚贤不论国别”,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应有的大国胸襟和大国气概。以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为牵引,打造人才引领工作新体系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人才强国战略新目标,其核心直指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解决“从0到1”的技术突破及原始性创新问题,实施国家人才高地平台雁阵布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造就以战略科学家为引领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核能量和战略准备。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中华民族在历经数百年的衰落徘徊后奋发进取,努力向曾经的世界人才集聚、发展潮头地位和灯塔位置的回归复位。20多年以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健全发展、提升进阶,深刻体现着我国人才工作的时代性、发展性、科学性和传承性。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首先是国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雁阵布局。在人才集聚中心城市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平台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鲜明特点、突出特征。有学者提出,所谓的人才集群化发展,其背后是一个人才空间密度与创新思想浓度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心城市在此方面尚存在明显不足,与世界一流人才高地尚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全球发展趋势表明,一流人才汇聚国、价值链高端创新体,其背后往往是高水平、高能量、高辐射人才集散枢纽、创新创业增长中心、全球创意脉动中心和国际风尚引领中心。要实现建设世界人才强国和全球人才中心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在国家全局层面上发展培育并做大、做强、做精若干战略发展增长极、人才创新城市中心点,通过差异化布局打造人才强市雁阵方阵,构建战略传导网络体系。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面临战略压力。人才高地和平台建设就是要建立一种压力传导机制,通过打造国家人才发展增长极、枢纽港、能量核、桥头堡和策源地,以点上突破带动引发全局人才发展“聚变”、“裂变”和升维。当前,“3+N”高地平台的布局选择,需要基于地方人才工作发展的基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在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对人才中心城市而言,入选人才高地平台是“雪中送炭”,但更是“锦上添花”,意味着代表国家参与世界人才竞争,在国家人才战略布局上成为人才发展引领区和突破点。目前全球趋势是中心城市替代国家参与全球竞争。近年来是世界中心城市及城市群而非国家,正承担起强大的全球人才中心角色。因此可以说,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在国家层面布局了一个由一级梯队、二级梯队组成的城市人才发展竞争群、竞争簇,形成了一个以平台为主体的自由竞争发展格局。未来一段时间,在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层面,如何推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安排、互补化发展,形成人才支点雁阵格局构建机制,以实现国家战略全局最优解,是一个需要细化落实重要问题。总体上,加快推进国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在相关政策支持、资源供给和改革配套基础上,需要着眼于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结合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分布式国家科学城以及各地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等,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创业资源投入和政策供给投入,以更大力度建设汇聚、承载一流创新人才的高精尖载体平台,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代表国家一流水平的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大学和特色学院学科、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心和大科学研究中心、省级重点综合实验室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批科创型研发型领军企业和高潜力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发起设立国际大科学计划、项目,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平台,大力吸引集聚一批世界知名科技、行业组织,建设一批产才融合孵化器、产业园,努力培育一批一流基础研究、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综合体。其二,围绕全方位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以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深化人才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保障政策,不断提高全球人才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外籍高端人才出入境便捷化,完善优化外籍高端人才永久居留制度,推动建设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宜居宜业国际人才社区、人才街区。大力推动权威性国际职业资格互认,为境外高水平专业执业人才提供就业从业职业发展机会和通道,完善出入境审批制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深化产教融合、产城融合、职教融合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将院校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重心前置,将头部企业人才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标准贯穿到教育体系中来,进一步深化企业、高校双导师制。其三,建立完善人才高地和平台建设组织协调和运作体系,明确相关责任牵头单位和相关配合职能部门职责,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高效运作的建设推动机制。同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有序实施、扎实推进,避免一哄而上、相互攀比、无序竞争。各地要对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工作基础、人才队伍质量结构门类以及教育、医疗、居住等重要基础设施因素等,从地方实际出发,将顶层设计与点上突破相结合,将举国体制与先行先试相结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特色化、系统化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形成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发展先进经验。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也是一场伟大斗争。当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破”与“立”都有待深化。自2016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改革任务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与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大量需要改革破题和落地之处。特别是针对承担国家创新驱动任务的高校院所专家人才群体,如何建立“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办法对待科研工作,不能像管行政干部那样管科研人才”的配套制度,创新破除“官本位”的杠杆型举措、构建“科学家本位”的组织体系,如何进一步推动对科学家赋权、人才评价科学化和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的政策制度改革,如何落实科研创新军令状制度和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等等,都是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亟待突破的主题。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竞争,未来一段时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成为国家层面人才发展制度改革的主方向和破题点。“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聚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人才工作主阵地,重点关注那些承担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的高校、院所及国有企业中阻碍人才发展、创新的关键症结问题,下大力气深入破解人才评价、自主培养、科研支持、创新激励、收入分配、人才引进与流动、团队建设、课题管理、成果转化、经费使用、编制岗位、院士遴选与配套管理中不适应人才成长规律、科研创新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提升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活化水平和创新能级。其中,在人才集聚部门和单位建立“专家本位”“人才本位”体制机制,构建“一流人才”“揭榜挂帅”“权责匹配”的组织运作体系,以及对关键少数高水平人才提供特殊支持、特殊通道、特别保障,是今后一段时间重要的改革思路。首先,以“人才本位”“创新本位”为导向改革高校院所、国有企业人事人才管理制度。在传统计划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管理是基于“行政本位”而非“人才本位”的。面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压力,在承担创新驱动任务的高校院所中,传统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方式愈加表现出被动性、错位性和滞后性,其原因在于背后的管理逻辑、治理逻辑与科研创新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不相融和。科技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单纯依靠“行政管理”是管不出“一流成果”的,传统的“参公管理”“行政本位”对人才创新甚至产生了负激励;相反,哪里更加尊重专家、尊重学者,尊重科学家,哪里就会更多集聚、涌现出高水平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力破除“官僚化”“官本位”痼疾。根据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应以更大力度为人才松绑、向用人主体授权、向领军科学家人才赋权,大力推行首席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全权负责PI制、重大科研任务“揭榜挂帅”制和人才创新、人才发展“赛马”制,赋予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团队以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同时推动建立科研项目“军令状”制度,加紧形成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和支持机制等。以此为基础,当前具备创新导向、创新职能的事业单位底层管理逻辑正在加速重构,一些以往在单位、部门层面的科研、人事管理配置权限正在被下放到领军人才及团队层面;同时更多的科研资源、发展资源和激励资源正在向一线科研技术人才倾斜,一个以专家为中心、以人才为中心的科研单位人事管理、科技管理运行机制正在形成。未来一段时间,限制具有资源配置权力的行政领导与一线人才“争利”,严查创新领域“裁判员”与“运动员”“双肩挑”行政领导的国家资源套利行为,将更有利于形成专家学者真正发挥作用的高校院所人才发展环境。其次,将“破四唯”和“立新标”有效结合,发挥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龙头引领作用,着力建立与创新活动规律、人才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竞争规律相契合的人才发展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人才评价,特别是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是推动我国人才发展,引领人才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杠杆性制度,对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至关重要。在传统“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人才评价体系下,一方面,我国在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已稳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我国在科技领域、产业领域内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卡脖子”、“卡脑子”和“捆四肢”问题。当前,大国博弈日趋白热化,我们不能仅“在别人的地基上建房子”,而使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那样我们的“房子”终将难以稳固。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背景下,传统的人才评价标准、人才评价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打造世界一流人才队伍的发展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亟待建立一套适应夺标型国家人才战略安排、匹配原始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的人才评价准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有关人才工作任务的部署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首先要大力建设以一流成果为引导、效标清晰、分层分类、公正公平的人才评价机制。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部门,其“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的具体体现、对应效标各有不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一个高水平“医生”“大医圣手”首先要解决“会看病”“能看病”“看好病”和“看难病”的问题,而不是发表高水平论文的问题。用科研论文决定和评判谁能晋升“主任医师”正高级职称,而忽略作为医生这一专业群体服务对象的患者评价、社会评价,会带来评价目标与评价手段的脱节和背离。在科技创新领域,对于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从事基础研究、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公益研究的人才,其评价标准、方式、机制也应各有不同。因此,只有结合建设世界一流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对战略人才力量进行分层分类,进一步依据职业、岗位、专业规律及人才发展规律,明确不同领域人才群体“创新价值、能力、贡献”所对应的显示器、衡量点和目标值,并进一步回答不同门类、不同性质的人才评价“谁来评”“怎么评”“评什么”等基础性问题,才能有效构建有利于真正的创新人才自由涌现、脱颖而出的人才创新生态体系。最后,加快构建“一流人才主导发展”的科研管理体系,让一流人才选拔、培育和使用一流人才,为顶尖人才在国家科技体系中发挥更大主导作用提供空间、开辟渠道、提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流人才数量虽少,但其作用核心关键。有学者提出,真正取得世界范围内原创突破性成果的才是一流人才;“四唯”“五唯”评价实际上是较低评价标准,而低标准很可能会造成学术平庸和泛滥;加大对二、三流人才的资助,并不会推动原始性创新。作为被誉为“真正接近诺贝尔的人”,耶鲁大学教授陈列平认为,“一个领域的科学家,能独立思考、独立作出重大发现的只占5%”。然而,世界一流强国之间的科技竞争关键实质上恰是其顶尖人才群体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一流人才”的量级和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创新能力的上限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的大小。在高层次人才集聚方面存在一个“人才对数规律”,即一流人才评出一流人才,二流人才评出三流人才,三流人才评出四流人才,依此类推。这一规律表明,人才评价并不总能评出和选出真正的人才,甚至,同行评议也不一定会评出、选出真正的优秀人才,关键要看“谁来评”“谁来选”,哪个层次的人具有主导权。在一定情况下,如果二流人才或三流人才掌握评价权、选择权和主导权,那真正的一流人才将被淘汰出局,“劣币驱逐良币”将成为一种“标准化”现象,进而导致人才生态的整体衰败。因此,要选育国际一流人才,最重要的是找到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来评,让大师甄选大师,让大师培育大师。当前,我国人才工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指向新愿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我们要以更大勇气、更强魄力和更实举措,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打造一流人才生态,走出一条以人才引领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发展之路。未来一段时期,是中国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攻坚期、加速期、冲刺期,承载着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以来“一棒接一棒”的殷殷嘱托,为建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世界主要人才中心凝心聚力绘新图、接续奋斗开新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们围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在培养、引进和使用国际顶尖人才上有所突破;在提升人才高地人才平台国际化能级上有所突破;在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和创新赋能上有所突破;在推动高校院所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在破解一系列“卡脖子”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所突破,以战略支点竞争力、雁阵结构竞争力、战略力量竞争力、人才制度竞争力赢得国家人才发展竞争力,以点上突破带动产生人才“聚变”、“裂变”和全局反应,进一步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强国之路。
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3年11月上、大国人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